近段時間,研學游市場迎來全年最熱鬧的季節。旅游平臺上,暑期研學游訂單增長明顯。攜程集團發布的《2024暑期旅游市場預測報告》顯示,今年暑期親子研學類產品仍然備受歡迎,相關產品訂單同比增長七成,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飛豬統計也顯示,7月以來,平臺上“研學游”相關搜索熱度環比增長超60%。
行業火熱的背后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組織編寫的《中國文化旅游發展報告2022-2023》認為,研學旅游成為我國旅游的基礎市場之一。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現存研學相關企業2.9萬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49.4%的企業成立于1至5年內。
對于這一市場規模的判斷,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研學游行業市場規模達909億元;2023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超過1600個,市場規模或達1469億元,同比增長61.6%,預計2026年將達到2422億元。
研學游的興起,政策支持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早在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就明確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政策的鼓勵、引導和支持,讓研學游進入了發展“快車道”。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教育“雙減”的落地,不少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更加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研學游“寓學于行、寓學于游”,把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銜接,契合了教育轉型發展需要,被廣泛視為推動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
既有需求側的旺盛需求,也有供給側的持續發力。研學游持續火爆,和文旅融合發展的大勢是分不開的。近年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更高品質旅游服務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各種定制化、個性化旅游產品成為市場“香餑餑”。在這樣的背景下,研學游參與的經營主體更多,產品種類更加多元多樣,為更多家庭所負擔、所選擇。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有超過5000家“研習營”“夏令營”的相關企業,中國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未來將超過千億元。不少地方也將發展研學游作為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比如前不久廣西發布十條研學旅行精品線路。作為新模式新業態,研學游在政策引導、市場競爭、文旅發展、家長期待中成為旅游市場新興增長點,逐漸從小眾走向大眾化。未來研學發展有以下5個趨勢借此與大家分享。
01、地理距離的拓展與收縮
跨城市甚至跨國的研學活動因其能夠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多元的文化體驗,仍將繼續受到青睞。這類研學旅行讓學生有機會親身體驗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增進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然而,與此同時,近郊短途研學和社區研學也在迅速崛起。近郊短途研學以其便捷性和低成本受到越來越多學校和家庭的歡迎。這種形式的研學活動不僅減少了長途旅行的安全和時間成本,還能更頻繁地開展,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到豐富的實踐學習機會。社區研學則更進一步,將學習的場景直接搬到了學生生活的社區。
通過與社區資源的緊密結合,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探索和學習,這種接地氣的研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區責任感和歸屬感。
02、參與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上,旅行社是研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提供者。但在2024年,我們觀察到更多新主體加入研學領域。個體教育者、教培機構、藝術機構、營地、農場等紛紛涉足研學市場,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創新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圖書館、融媒體中心等國有單位也在積極參與研學活動。這些機構擁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專業知識,他們的加入不僅豐富了研學的內容,還提高了研學的專業性和教育性。
03、受眾范圍的擴大
學校采購的研學項目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家庭經濟條件的改善,親子家庭參與的研學市場也在進一步擴大。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愿意投入更多資源讓孩子參與高質量的研學活動。此外,商業團體和銀發群體也逐漸成為研學市場的新興受眾。
商業團體通過研學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創新能力,而銀發群體則通過研學旅行豐富晚年生活,拓寬視野。
04、內容的更新與迭代
雖然傳統研學線路和內容在縣域地區仍有一定的市場,但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這些傳統內容將逐漸被淘汰。新研學和新內容將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成為市場的主流。新研學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性,強調學生在研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和問題解決能力。新內容則更加貼近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05、形式的創新與多樣化
學校研學逐漸成為教育的硬性指標,但傳統的大巴車走馬觀花式的研學形式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因此,藝術+、農場+、科技+、自然教育+、博物館+等新的體驗式研學形式正在崛起。這些新形式將研學活動與特定的領域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加深入和專業的實踐學習機會。
例如,藝術+研學讓學生通過參與藝術創作和鑒賞活動,培養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農場+研學則讓學生親身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了解食物的來源和農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