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畫壇,邵飛是一位獨有才華的女畫家。她天資聰穎,家學深厚,更兼心靈純粹,藝思超俗,于丹青寄托情懷,于筆墨抒發意緒,從來就不拘一格,自在逍遙。觀其作品,有實象來自對生活的熱愛,有意象來自對傳統的傾心,有超象來自對生命的感悟。毫端之下,生靈萬物出沒悠游,生發出無盡想象,絹素之上,神話典故皆成主題,構筑起自在世界。此回展覽,匯其大量精彩之作,蔚為大觀,足見其幾十年藝術心路貫以純粹,達到“天人合一”的現代新境。
邵飛之畫,實為心靈家園之畫,此間心靈之園又與現實之園疊印同構。本展覽中如屏壁立、貫通全場的“夢歸家園”系列,便堪稱曠世之作。“不到園中,怎知春色如許”,湯顯祖的《牡丹亭》中,杜麗娘游園后如此感嘆。巧合的是,邵飛的《環翠堂園景圖》,竟讓人有“環翠堂游園驚夢”的同感。畫面中貫穿始終的女子,青絲幔紗,輕裝淡雅,時而獨上江樓,欲言又止;時而移舟水濺,倚檻風搖,無奈的憂郁伴隨左右,無盡的牽盼回望悠悠。不是巧合,卻勝似巧合,“環翠堂”正是與湯顯祖同時代的明代鹽運使汪廷訥的私家園林,但時間雖過,來者卻如同穿越,以今世之身感受那往日光景,并與之作一番私語對話。20年前邵飛與“環翠堂”長卷影印本的偶然相遇、“心有靈犀”并“一見鐘情”,竟讓這份歷史文本中塵封的記憶和深藏的神秘魂縈夢繞,而那些穿插于驚夢世界中的亭臺軒榭、回廊樓閣、綿延山水以及人物命運從此也讓邵飛心里有了一份構建起一個精神家園的渴望,由此經年累月,將這份“創作”延續至今日。
邵飛在《夢歸家園》中娓娓道來的不僅是古人生活的天倫之樂,同時也纏繞著沁人心脾的傷感和憂郁。畫中景色移歩轉換,如余音繞梁,一唱三嘆。畫面氣息如夢如醉,似幻似真,今人與古人、自我與他人之間的邂逅相晤,一如一簾牡丹亭的殘夢。這是一個夢的世界,若隱若現、若即若離;這又是一處心靈的秘境,纏綿悱惻、繚繞不絕,但通覽全卷,卻可見一盞盞明燈微光閃亮,感受到溫暖如微風般的撫慰,那是一絲安靜卻不孤獨的憂郁,是一番家園守望的渴望,是一份人性關懷的超越。這就是邵飛的世界,是她一以貫之的夢語呢喃般的自由輕唱,一個將現世與遠古相連的視覺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