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太極壺”和“生生不息之團聚壺”這兩件充滿著東方神奇魅力的作品,在巴黎展出引起轟動,其中的“團聚”壺成為了凡爾賽宮的永久館藏。這是中國的紫砂藝術作品入主世界級藝術殿堂的第一次突破,而實現這一突破的正是我國著名的紫砂藝術大師呂俊杰。采訪中呂俊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帶去的是中國紫砂,一種只有中國宜興才有的原料,由藝術家創作的藝術品。它是中國的,我更愿意它成為世界的。”
巔峰之作 寓意深遠
“生生不息之團聚壺”是呂俊杰半年多前在瑞士游學期間創作的,容量2000CC,其壺腳以三“棵”狀似樹干的基腳支撐,壺把則形似中國的漢字“人”字,似張開雙手擁抱大自然; 壺身通體用呂氏壺藝獨家開創的絞泥藝術裝飾,其紋路均勻緊湊,并用中國篆書鑲嵌金字“天人合一”于壺體,寓意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表現倡導人類保護大自然的理念。整件作品,不管是形的創新還是意的韻味,都顯見出中國哲學思想與世界共通文化理念的完美統一。
而另一件作品“陰陽太極壺”,則取太極陰陽八卦圖的結構,一條線,兩個面,構成雙關,太極圖案為元素,采用“壺中藏壺”形式將陰壺(紅)、陽壺(黑)合二為一,寓意陰陽相合相生的理念,濃縮了東方哲學精粹,是中國人闡釋世界的一種方法,表現東方智慧和美學,其可謂直取中華民族的精神源頭,是當代紫砂藝術的一件巔峰之作。
紫砂世家 功在壺外
呂俊杰出生在一個紫砂世家,他的父親呂堯臣是聲名遠播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也是他在紫砂世界的啟蒙者。制壺受到先天性的局限,方寸之間要變化無窮,要有自己別具一格的個性,又要顧及功能。呂俊杰幾乎是在學習紫砂的同時起步學練武術,而在這條路上,呂俊杰同樣成就斐然,如果你能從呂俊杰創作的壺嘴找到武功蓄勢待發的感覺,你就會領悟練武和做壺的關系。
父親對他最重要的訓導是“功在壺外”。呂堯臣很早總結出自己的心得,并不斷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于音韻、武術、繪畫等領域浸淫極深,他的作品玄石、高山流水、漁歌、菩提、百衲等諸多作品在工藝美術界獲得廣泛認同,具時代氣息,繼往開來。他也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楊永善教授稱做“是一位崇尚自然、道法自然,卓爾不群,且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紫砂藝術家”。
著名學者張頤武把紫砂界的呂氏父子稱做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王羲之、王獻之。從小耳濡目染,令他的起點頗高,基礎功課扎實。父親在藝術道路上煞費苦心,而他也沒有讓父親失望。他已經成為紫砂藝術新生代的領軍人物,并用充滿“原創與跨界”的“五色土”向世人完美詮釋了宜興紫砂藝術的獨特魅力。
跨界藝術 融會貫通
“所謂跨界都在規矩之中。跨界就是把其他藝術的長處融會貫通,拍戲是弘揚紫砂文化,同時表演也是藝術,講究抑揚頓挫。紫砂作為雕塑藝術,講究造型的韻律感和線條的節奏感,或舒緩或陽剛,就像音樂。音樂是無形的,紫砂是有形的。父親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創新。不要有束縛,有寬松的狀態,把心打開,不局限于紫砂本身。”
在西方人眼中,最吸引他們眼球的應該是最東方的藝術,而具有中國惟一性的紫砂,在他們看來則充滿著一種排遣不開的神秘。這或許正是呂俊杰的紫砂作品成為此次巴黎展出中最搶眼作品的緣由。
“你是個瘋狂的男人,怪不得能做出瘋狂的作品……”這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五代掌門人史蒂文·洛克菲勒對呂俊杰本人及其作品的評價。呂俊杰當眾表演的一套中國的形意拳法,他敏捷的身姿、健美的肌肉、輕盈的彈跳所呈現的中國武術的獨有美感,贏得在場人們的一陣驚叫與掌聲。“中國的武學與壺道是相通的,精神相通,氣韻相通,通則互補……”呂俊杰向洛克菲勒做了這樣的闡釋。
呂俊杰以行動告訴世人,紫砂必須走過從工藝美術到藝術的跨界。“我們這代藝術家擔負的責任更大。前輩高山仰止,但現在藝術當追隨時代,我們這代藝術家如何在不斷創新中把前代優秀作品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繼承傳統 創新不斷
紫砂誕生600年來,在歷史上一直深受各時代文人雅士之追捧。而近年來雖然在宜興從事紫砂行業的人越來越多,但形勢卻不容樂觀。“做壺的人可能不少,但真正能沉下心來鉆研藝術、有所創造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如此下去,紫砂的藝術精華會是后繼乏人。”呂俊杰的擔心不是多余的,紫砂藝術面臨危機,“百分之九十的人在模仿,我們不能總吃老祖宗的飯,要在前輩的基礎上有發展,創新是生命。不是中國制造,而是中國創造”。呂俊杰說:“我更大的責任是要讓紫砂傳播,讓時尚的年輕人感覺紫砂是好東西。現在年輕人的思想是社會的主導,要年輕人支持你,讓精英支持你,我把紫砂文化命名為精英文化。我怎么想就怎么說,我可能是紫砂的另類。”
在他眼里,作為紫砂人,如果只會做,就是個匠人。“技術是形而下的東西,藝術是形而上的,是精神。精神是無法復制的,只有隨著你的修為的提升而提升,是閱歷的積累和疊加。”同時他推崇紫砂創作的時代感和時尚感。范曾先生說,東西好,自己還要吆喝。“我贊成他的觀點,藝術市場化,藝術一定要進入市場,讓市場檢驗你。吳冠中、傅抱石,沒有市場檢驗如何會有這么高的知名度?好東西是讓人欣賞、讓大眾喜歡的,孤芳自賞的時代過去了。茅臺酒這么有名氣了,難道就不需要做廣告了嗎?藝術家要充滿自信,如果覺得你的作品拿不出手,人家不喜歡,肯定證明你功課沒做好。我們把功課做好了,就不怕別人不喜歡,不怕經不起檢驗。”呂俊杰相信紫砂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一切藝術來自民間。今天的創新就是明天的傳統。創新是最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