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王大師這么多年對于翡翠藝術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他出了很多畫冊和作品,我記得有一年王大師給我們北京珠寶學會捐了一套學生用的書,通過寶玉石學會捐贈的,當時是展覽會期間,我們珠寶學有兩個專業,一個是寶石專業,一個是藝術設計專業,同學們拿這個書作為一種讀本,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一些元素,所以非常感謝。
翡翠的物質性:“石之美者,玉也”,翡翠是玉石中最珍貴的品種
其次,我想借這個機會重點談談聊聊翡翠的物質性。剛才說了很多我都同意,我們把這個物質性擺出來看看,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我只能說我初步的認識,有些東西的感悟還沒有成熟。
很多人問珠寶玉石一百多個品種,為什么這么多人喜歡,那么多人癡迷?珠寶玉石按照國家分類標準,一個是寶石,一個是玉石。寶石我們都很清楚,鉆石、紅寶、藍寶、祖母綠都是各個民族公認的四個品種,作為東方也好西方也好都沒有問題。還有一塊就是玉石,玉石里的品種也很多,我到過很多地方,研究過很多玉石,王大師創作的同時,我已經在跑原料了,去過很多地方,我博士論文做的是和田玉。今天我們談的是翡翠,翡翠是玉石當中最珍貴的品種。通過研究翡翠的寶石學的性質和特性,發現是翡翠比鉆石還稀有。
翡翠在什么樣的位置呢?在天然玉石當中翡翠是最珍貴的,是玉石之王。然后是有機寶石。鉆石是好東西,但是沒有多大的創作性,就是一塊石頭,一刻就行了,57個面,在結婚文化中應用,愛情信物,不管離婚了還是結婚了,都買了。紅寶石是第二檔,然后是藍寶石,然后是祖母綠,這都是好東西,但他們跟翡翠玉石不沾邊的。歐洲人喜歡的金綠寶石也是寶石,但中國人不喜歡,這不是公認的,碧璽叫做特色彩色寶石,和田玉有八千多年的歷史,雞血石,也可以,還有獨山玉,這都是特色品種,等等。
在上述這些寶玉石當中,“石之美者,玉也”,翡翠是玉石中最珍貴的品種,主要因其顏色艷麗多彩、質地堅韌細膩,晶瑩通透,形成條件苛刻、產地稀少等特性而享有“玉石之王”的美譽。不管是09年金融危機也好,還是這幾年也好,翡翠每年的銷售額400億、800億都是不為過的。2012年珠寶行業銷售額4000億,翡翠至少有4、500億。去年市場淡一點,但銷售額也很可觀。拍賣公司蘇富比、嘉士德都在連年拍,市場不好就不會拍了,收起來不賣了。很多記者問這些會不會砸在手上,我說翡翠是惜賣品。
我們在琢磨一件事情,翡翠雕刻用的是籽料,翡翠的籽料特性就不一樣了,緊密、不容易破碎、韌性強。這么好的東西,產地卻很稀少,世界上十幾個國家產翡翠,六個國家有翡翠市場,唯獨緬甸產的翡翠是比較高檔的翡翠。中國沒有翡翠,硬玉巖也沒有,中國有鉆石礦,就是沒有翡翠礦。這個東西太特殊了,因為它的產生是深深的擠壓出來的,70-80公里,板塊一壓,擠壓出來的,壓力又大,溫度還不能太高。在地球上找一個壓力很大,溫度還不能高的地方,找不著,只有擠壓帶,很小的地方,地球上的概率不大,從這個層面來說,翡翠形成的概率比鉆石小多了。
同時,翡翠的顏色最豐富。我們劃分為幾個系列,艷麗多彩、濃淡各異、千變萬化。有灰綠色的,差一點的有紫色系列、黑色系列、黃紅系列、組合式系列,還有各種各樣的“種”,很多人說活了,這就是靈活。我從學院派角度,已經把各種各樣的種規范了,什么叫做玻璃種,什么叫芙蓉種,什么叫做冰種,這都有定義的。
剛才是各種各樣的顏色,千變萬化,王大師對這個東西非常理解,因為這個顏色給他的雕刻藝術創作創造了無數空間,色、形、線條里的名堂太多了。這與單一的和田玉就有差別,和田玉就是白的均勻的,翡翠是濃淡各異,千變萬化,像一個妖石。孔子把玉石思想傳播下來,但如果孔子活到今天,看到翡翠估計會非常生氣,他可能認為這是妖石,太艷麗了,但西方人會喜歡。
另外,翡翠具有很強的光澤,即強玻璃光澤。王大師后面那個作品,這樣一看過去很亮的,雖然是白色的,也很亮,這就是玻璃光澤。翡翠的折射率是1.660,在玉石當中1.660是什么概念呢?折射率越高,反射率越大。玉石一看就是反射光很強,因為反射率大,這是它具有很強光澤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什么樣的種拋出來的都是亮的。
翡翠的聲音像鋼管發出來的聲音,清澈明亮,不是石頭,是鋼管的聲音。同時,翡翠的硬度很高,在顯微鏡下觀看照片,是一種起伏的表面很光亮的東西,拋光性很好,硬度很高,密度是3.34g,密度大的好處就是戴在手上有一種垂感,不發飄,分量重。有數據表明,和田玉也好,翡翠也好,基本是同一個數量級的,韌性極強,戴在身上、手上不容易破碎。
翡翠的文化性:傳承與創新
關于翡翠的文化性價值,我也在總結。玉石和傳統文化是什么關系?儒教崇尚的是玉德,道教尊崇的是玉靈,佛教推崇的是玉瑞。同時,融入西方藝術和東方文化藝術的新元素,王大師在這個方面將來肯定是有所建樹的,這目前還是一個空白。翡翠不僅僅是東方人喜歡的東西,西方人慢慢也會喜歡,因為它的視覺沖擊力太強了,它沖擊你的視覺,和田玉是含蓄的,翡翠是往外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