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馮驥才:今天是抓住傳統的最后機會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7-11-24 10:36:22  來源:解放周末
核心提示:馮驥才這個人們熟悉的名字,其實暗含著兩種意義指向。過去,這個名字代表著他的文學創作和繪畫;現在,這個名字更直接地讓人想到他作為“斗士”——民間文化搶救與古村落保護的斗士——的身份與精神。
QQ截圖20171124101846

  馮驥才這個人們熟悉的名字,其實暗含著兩種意義指向。過去,這個名字代表著他的文學創作和繪畫;現在,這個名字更直接地讓人想到他作為“斗士”——民間文化搶救與古村落保護的斗士——的身份與精神。

  創作者轉身成為文化遺產守護者時,這轉變凝聚了更寬闊、更深遠的文化使命感。2004年,馮驥才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民間文化基金會。十年來,他一個接著一個古村跑,一場接著一場“硬仗”打。雖然他的吶喊時常被淹沒在社會對GDP膜拜的喧囂聲中,雖然他的行動多似逆水行舟格外艱難,但他從未退縮。

  十多年后的今天,當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保護文化遺產、守護傳統的重要性時,這位先行者依然須臾不敢放松。在接受《解放周末》專訪時,馮驥才的言談間,滿是對傳統文化保護的憂思與焦慮,他甚至還發出了這樣的呼喊:“今天是我們抓住傳統的最后一個機會!”

  晚一天保護,后果不堪設想,再不趕緊做些什么,它們永遠回不來了

  “保護傳統村落,比保護萬里長城還要偉大。”馮驥才曾用此話強調傳統村落保護的重要性。

  他不愿意看到遍布中華大地的古老村落驟然嶄新地陌生起來,更不愿意看到民族文化的印跡突然消失得蹤跡難覓。

  幾乎跑遍了全中國,馮驥才用一連串的調研數字向人們證明傳統村落保護的急迫:2000年,我國擁有約360萬個自然村,但到了2010年,由于大量并村和城鎮化,這一數字變成了270萬。10年間就差不多消失了90萬個自然村。至于這些消失的自然村中有多少具有文化保護價值的傳統村落,則難以計數,無人知曉。

  “此前很少有部門、機構或個人關注這個事情。”也因此,率先急迫地關注這個事情的“文藝家”馮驥才被冠上了“古村落保護斗士”這個稱號。

  解放周末:這些年來,您致力于古村落的保護,為之付出了大量心力和心血,并且也為此犧牲了自己的一部分主業——文學和繪畫創作,為什么這樣做?

  馮驥才:多年前,當我意識到傳統文化斷裂的嚴重性,我就文章也不寫了,畫也不畫了,趕緊去保護古村落。

  中國的傳統村落,十年中消失了90萬,每個月就有3000多棟村居不見了。晚一天保護,后果不堪設想,再不趕緊做些什么,它們永遠回不來了。我覺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決不能讓這些傳統斷裂。這是比繪畫、創作更有緊迫感的使命。

  解放周末:這么多年來,傳統文化的回歸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尤其現在國家層面對此也十分重視,相關的政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舉措也相繼出臺。如今您的這條傳統文化守護之路是不是走得容易些了?

  馮驥才:總的來說,現在國家的文化保護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我們有《文物法》《非遺法》,國家層面還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主任。據我所知,如今國家一級的非遺約有1500項,省一級超過1萬項。可以說,在中華大地上有哪些非遺項目,基本心里都有底,都有數了。

  能做到這點,其實很不容易。有些國家,比如俄羅斯、芬蘭,它們還沒有完全摸清自己的文化遺產家底。有一次,我去芬蘭,當地人跟我說,芬蘭的文學作品遺產這一塊梳理得比較好,基本摸清了,但其他門類還沒有。而我們的文學、戲劇、美術等,各種門類大致都有底。幾千名專家參與的申報系統也很完備。每一個非遺項目都有傳承人,國家還給傳承人撥發經費。相當多的非遺產地建立了相關的博物館,地方政府還成立了市一級保護中心,一個完整的非遺保護體系已經建立起來。這十多年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日益重視,但是,我們的科學保護還做得很差。

  解放周末:就是說保護的意識已經生根,但方式還不夠科學?

  馮驥才:我講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帶一批老外去參觀我們的一個非遺項目,它的傳承人是一位大爺。我問:大爺,現在政府一年給你多少錢啊?大爺說,有錢么?我從來沒見到過錢。翻譯當時還想翻這句話,我趕緊阻止,實在丟人。最后我對大爺說:我給你發錢。當場要來筆墨給他寫了個欠條:馮驥才欠某某某5萬元。讓大爺回頭問我要。

  結果過了幾天,當地文化館負責人打電話跟我說:哎呀,您如果想支持非遺,應該把錢先給我們,由我們分配給傳承人,您不能直接給傳承人啊。我聽了當時就火了,問他憑什么?國家給傳承人撥的經費,結果傳承人連錢都見不到,我就是要讓這位大爺能拿到錢。

  解放周末:保護不可能光靠偶發的事件,您覺得在常態化的制度上,我們究竟還欠缺什么?

  馮驥才:首先,每一項文化遺產保護,都應該有與它匹配的標準和條例。一個大標準管不了上千個獨特的文化項目,保護條例應該一對一,不然容易出問題。比如手工剪紙,有些地方美其名曰保護,實際上是把它產業化,變成機器量產。農耕文明下的手工藝術被改造為工業文明中的工藝品,這就不是我們原本想保護的文化遺產了。這樣的做法,純粹是為了賺錢,根本就不叫保護。還比如木板印花等,現在都是機器生產的產品,實在可惜。

  其次,我們缺少監督機制。我在參加全國“兩會”時曾經說過,《非遺法》誕生已經有幾年了,卻沒有一個案例出現,那么法律不就成了一紙空文?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案例依然是零。這就是不作為。

  第三,我們缺少專家。日本、韓國每一個文化遺產后面,都有一批專家盯著。我覺得專家就應該管這個,做點實事,而不是忙著“放炮”。現在我們80%的文化遺產后面都沒有專家。不僅沒有專家,有些所謂的“專家”還特地與當地相關機構聯系說:你們這個保護規劃,全部給我做,算算到底能給我多少錢?這就像當年王道士之于敦煌,他發現了敦煌遺跡,卻又把文化遺產賣出去。今天,類似王道士的專家比過去還多,可悲可嘆。

  如果一個社會只有粗鄙文化,那就出問題了

  讓馮驥才記憶深刻的是,多年前,自己每發表一篇小說,就會收到大量的讀者來信。

  當時家里沒有電話,更沒電腦,只靠通信。信箱里每天都堆滿了信,一開信箱門,信就“噴涌”而出。寫信的人天南海北什么地方都有,信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他們的閱讀感受和肺腑之言。

  有些信是流著眼淚寫的,淚水把信紙微微粘上,揭開信紙時便發出沙沙聲。這輕微的沙沙聲,帶給馮驥才特別的感動。“你會覺得你的心跟讀者是連在一起的!我們這一代作家天生是跟人民的命運連在一起的,我們是有責任的一代。”

  這便能理解,多年后,他為何會選擇轉身去做民間文化遺產的守護者——正是因為那份融進了血脈里的責任。

  解放周末:這些年中,您腳踏實地,也耳聞目染。累積了許多的實踐與見聞之后,今天的您怎么評價傳統文化在當下的處境?

  馮驥才:不是危言聳聽,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上,我們今天可以說已經到了最低谷。傳統的精神正在消失,民族的價值感也消解了不少。這帶來的后果就是,有些人變得沒有底線,或是稍不小心便會穿越底線,這樣的事例今天并不少見。所以,如何回歸傳統、重建價值,讓我感到著急,甚至焦慮。

  解放周末:您為之焦慮的不僅是具體文化樣本的衰落,也是一個民族面臨的價值觀、道德觀滑坡的危險。

  馮驥才:這里要說明,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是兩個概念。傳統文化是一定歷史形成的文化形態,有非常具體的內容載體,如一些文學作品、琴棋書畫等,比較靜態。而文化傳統不一樣,它是活的,有規律性、有精神性,必須要傳承下去。很多人喜歡喊“我們要傳統”,但我們的傳統究竟是什么,我們自己真的明白嗎?

  解放周末:其中有很多誤區和似是而非的理解。

  馮驥才:比如我,我覺得我自己的文化基因就比上一代人差。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很復雜,這和我們經歷的歷史有關。

  自清末開始,社會衰落,傳統精神隨之衰落,之后經歷戰亂、外國入侵、一連串不平等條約的打擊等,讓當時中國人的民族自信開始喪失。以我自己為例,我20歲剛出頭時,正是上世紀60年代,傳統文化被視為牛鬼蛇神,掃蕩一空。不管是傳統中的精華還是糟粕,統統被丟棄,很多傳統的東西就此斷裂。

  經過那樣一個時代的動蕩,傳統已經不成樣了。但好在我的父母一輩身上,還留著傳統的血脈。這種傳統,未必是教科書上的具體內容,而是體現在那代人一言一行背后的價值觀里,那里依然有著傳統的影子。這影子就說明中華民族的文明還在。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國門一打開,我們的傳統文化還沒來得及回歸,外來文化又蜂擁而至。好萊塢、名牌、時尚,商業文化全面入侵。商業文化是粗鄙的文化,它本身沒什么。但是,如果一個社會只有粗鄙文化,那就出問題了。當時的中國不富裕,看這些東西新鮮,以為這些才是精英文化、先進文化。當大家急著擁抱新鮮東西的時候,就與自己的文化疏遠了。

  解放周末:今天,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地步。

  馮驥才:不只是緊迫,我認為現在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了。嚴峻到什么程度?今天是我們抓住傳統的最后一個機會。再往下,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他們對傳統的認識、共鳴、集體記憶會更少,那時候再談傳統的繼承更加來不及,它可能只會淪為博物館里的擺設,變成一紙空談。

  正是為了未來,我們保護我們的遺產,傳承我們的文明

  馮驥才曾寫過一本書,叫《鄉土精神》。

  在書里,他以融散文、隨筆、思想批評、文化研究為一體的筆法,記錄了自己在田野考察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講述了許多珍奇美好而又鮮為人知的文化記憶。文字蘸滿了使命感,也嵌進了危機感。

  鄉土精神,是馮驥才的不渝追求;鄉土,亦是他的不變關懷。每一次參加全國“兩會”,馮驥才的提案幾乎都與鄉土有關。

  解放周末:您覺得在“最后的機會”面前,我們該如何奮力守護傳統?

  馮驥才:我們五千年的歷史,基本上是農耕的歷史。村落是我們最古老的家園。

  由于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地域多樣、文化多元,我們的村落千姿萬態,無比優美。我們的文明最初是在村落里養育成的,中華文明的大樹最綿長的根在村落里;我們難以數計的物質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在村落里;少數民族的文化基本上在村落里;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樣性也在村落里。

  有現代眼光的人都深知,傳統村落的價值不只是歷史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未來價值。正是為了未來,我們保護我們的遺產,傳承我們的文明。

  解放周末:如何讓傳統活在當下,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您一直提倡的“鄉土精神”是否可以成為我們抵達傳統的一種載體?在城市化進程中提倡鄉土精神的意義是什么?

  馮驥才:如果從河姆渡文化算起,我們的農耕文明延綿了有七千年了。這種文明方式,養成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對天對地的敬畏。也由此,誕生了一系列傳統文化。比如說春節,其中許多民俗就帶有這種鄉土文明。時至今日,孩子不管離家多遠,每到春節,必須回家看望父母,這就是我們民族傳統傳承的一種方式,它培養了民族的感情。

  我每次參加全國“兩會”,都會提案建議除夕放假。好在今年成功了。如果除夕不放假,對年輕人來說,除夕必須回家團圓的民族習慣就很可能會消失。慢慢地,他們對除夕也會失去記憶,甚至不再理解,不再把除夕與回家團圓聯系在一起。

  解放周末:淡化的是年味,式微的卻是傳統。

  馮驥才:有一次,我遇到一個河北小伙子,他說那幾天無論如何要請假回老家去。我問他為什么,他說,他們村里有一個規矩,無論誰家辦喜事,村里人無論在哪,都必須回去。我說這個好啊,這種人情味就是維系著這方土地的凝聚力。如果傳承得好,它甚至可能被帶到城市里,成為流動的、傳播的文化。

  解放周末:但也有人覺得,鄉土畢竟離很多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遙遠了,再強調鄉土精神有點不合時宜。

  馮驥才:誰說鄉土精神對城市就沒意義了呢?我不認為鄉村的文化就代表落后。古代鄉村,從城市中拿來了儒家文化,巧妙的是,鄉村把儒家的這套東西轉化為民俗來體現,比如忠孝的觀念,我說的那個小伙子就是很好的例子。農民回家過年,變成了民俗,最終這種方式成為今天中國人維系傳統文化、認同彼此同根同源的紐帶。

  解放周末:真正傳承下來的活文化,是發自內心的,無需多言,大家就能領會。

  馮驥才:只有進入人的心里,進入民族性格里,進入所有人的集體記憶里的東西,才是一個民族真正擁有的文化。這樣的文化,必須保護、珍視。

  觀察一個人或一個民族是否有文化,主要看它是否有一種精神立在那里。窮,沒關系,只要這種精神在,一個民族就不會倒。如果喪失了這種精神,只知道盲目跟風走,那么社會再富裕,它的發展也堪憂。現在,我們的文明還在,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記憶還在。現在保護,是最后的機會,還來得及。 
 

本文標題: 馮驥才:今天是抓住傳統的最后機會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zhusixiang/show-389.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項目策劃
項目方案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佛山市| 哈尔滨市| 靖西县| 志丹县| 长葛市| 凯里市| 洮南市| 凤城市| 千阳县| 金寨县| 固原市| 胶州市| 视频| 扎鲁特旗| 柘城县| 鄱阳县| 伊宁县| 瓦房店市| 闸北区| 新河县| 资中县| 阿克苏市| 利辛县| 乾安县| 瓮安县| 南川市| 墨玉县| 行唐县| 新晃| 武鸣县| 五大连池市| 贺兰县| 扶风县| 稻城县| 扎兰屯市| 石阡县| 五寨县| 博兴县| 尚义县| 察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