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政協主席朱民陽5日做客“2017新華網全國兩會特別訪談”,與網友在線交流。他表示,生態廊道是生態福利,也是民生工程。
朱民陽說,南水北調東線通水之后,供水范圍覆蓋3個省、71個縣,將近1億人口,這是很大的民生工程。在此基礎上,江蘇要構筑自然環境之美,生態大走廊建設就是在這方面的具體實踐。“最終落腳點是‘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讓人民群眾享受最普惠的生態福利。”
揚州自古就有“綠楊城郭是揚州”的美譽。朱民陽認為,揚州建設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江淮生態大走廊揚州段沿線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集中展示區,也是我國長三角地區、江蘇揚子江城市群的生態腹地。這里保持了原生態風貌,是候鳥棲息的客廳,“小鳥用翅膀為揚州的生態投了票”。這里還是“長江三鮮”的主產區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的自然棲息地。
其次,江淮生態大走廊揚州段是服務國家南水北調工程,全力確保一江清水向北送、共抓長江大保護的生態敏感區。南水北調揚州東線源頭正式通水以來,已累計向北輸水超過13億立方米,但目前長江沿線支流斷面達標率不容樂觀,加之淮河入江水質難以穩定達標,實現南水北調清水北上的壓力仍然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