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近年來興起了一輪收藏熱,如今愈演愈烈,文物藝術品收藏市場也不例外,這一輪熱潮背后是否存在亂像叢生的市場發展問題,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文物藝術品市場是否該規范,如何健康穩健的發展,帶著諸多疑問我們采訪到了中國收藏家協會民族藝術品收藏委員會主任:孫欣,為我們解讀分析文物市場大環境究竟如何?
中國文物網:現在出現了全民搞收藏的這個熱潮,但是現在文物界好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就是想請問您對文物市場這樣一個大的環境您自己有一個什么樣的看法?
孫欣:去年我們中共中央作出了一個關于生活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這么一個決定,據我的學習和研究這是我們黨有史以來也是建國以來對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作出的唯一的一個全面戰略部署,這其中就提出了要實現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提出了要文化自覺、文化自強,那么我們近20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整個全民族對文化的認識包括收藏熱愛就是這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一個表現,那么特別是這個近幾年來由于媒體收藏家的這種熱愛使得收藏熱一浪高過一浪,那么這個形勢的出現應該總體來說是一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種表現形式。
近幾年來文物收藏市場發展的很快,那么,這也伴隨著一些問題的出現,所以也有亂像叢生的說法,您是否察覺這些問題呢,能否舉例說明?
孫欣:比方說,據人大《文物保護法》檢查小組對全國文物保護法大檢查以及做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字可以看出也伴隨著一些我們認為不法的行為的出現,比方說大量的盜墓當然也有其他一些現象,比方說經濟建設、房地產、南水北調工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等經濟開發區這樣把大量的原來沒有被發現的和沒有出現的一些文物開始出現并流入市場被廣大的收藏家、收藏愛好者收藏和保護起來了,那么這些叫做文物藝術品是在過去的考古中以及我們的文博的博物館系統中沒有被發現也沒有被收藏的,那么這是一個客觀事實,那么這就伴隨著文物的這么大量的文物的出現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被收藏家收藏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