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侯開嘉:創造力是書家必具的修養——從白砥“弘濟”系列作品談起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1-18 11:22:08  來源:美術報
核心提示:白砥先生是我比較關注的一位書家,最近他從《圣教序》“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的句中,取“弘濟”二字為題材進行創作。看了大約有近二十幅作品,每幅4尺整紙,幅幅的表現都不同。
  
白砥 書法 139×70cm

  白砥先生是我比較關注的一位書家,最近他從《圣教序》“況乎佛道崇虛,乘幽控寂,弘濟萬品,典御十方”的句中,取“弘濟”二字為題材進行創作。看了大約有近二十幅作品,每幅4尺整紙,幅幅的表現都不同。在他筆下的“弘濟”二字,就像手中的“七巧板”,隨意擺放,奇趣橫生。在各幅作品中的筆法變化、字體造型、章法布局,看似不太經意,細品卻是別具匠心,表現出博大、厚重、古拙、靈動、蕭散等多種藝術境界。不由得領略到他深厚的傳統功力和超強的創造力。其中,尤以字體結構的造型能力和篇章布局設計使我感觸頗深。僅僅兩個字,居然能寫出如此多的模樣來,而且又不失規矩,恐怕這就不是一般書家能辦到的了。

  當下的書法環境,紛紛都在強調學習傳統。而大量摹仿古人的作品在各類大展上出現。在電腦和傳媒的幫助下,摹仿古人的筆法、結體、章法似乎不是很難的事,至少比起前人學習書法要容易多了。難道這就是繼承傳統嗎?當然,摹仿古人也是繼承傳統,但這遠不是傳統的全部,僅是淺層次的繼承傳統。而真正傳統的精神是在求變、求新、求發展。我們強調要學習魏晉、學習“二王”,須知魏晉的書法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王羲之書法的新風格是在鐘繇古樸的風格上發展而來,王獻之又在王羲之書法外另創新貌。王羲之說:“適我無非新。”正因為有這種求變的精神,魏晉書法風貌才光耀古今!

  白砥用“弘濟”二字就創造出幾十種表現形式。這是繼承優秀傳統的一種表現。因為造型能力是書法家必具的修養,古代書家無不如此。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中,有面貌各異的20個“之”字。米芾曾由衷地贊嘆:“‘之’字最多無一似”!欣賞王羲之尺牘,其中眾多的“羲之”“羲之報”“羲之頓首”,可謂是字字寫法不同,隨著章法的起伏,它們往往成為一幅尺牘中最精彩的神來之筆。

  米芾是魏晉書法精神的真正繼承者。關于他“集古字”的說法,常常被人曲解,以為他書法的成功來自摹仿古帖的集合。因而當今不少青年便用電腦集古人之字,拼湊成幅,認為得了“集古字”之法。其實米芾不僅在年輕時下了不少苦功,而且在三十多歲時,書法便表現出強烈風格意識,如《吳江舟中詩》《苕溪詩帖》《蜀素帖》便是明證。王文治在《論書詩》中稱他:“一掃二王非妄語,只因釀蜜不留花”。從花釀蜜、由蛹化蝶,這恐怕才是米芾崇尚魏晉的實質。他既能寫出《中秋帖》《大道帖》以假亂真的王書作品,以顯示傳統功力,又能創作出《蜀素帖》《虹縣詩》《研山銘》及眾多自具風貌的尺牘作品,因而成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

  白砥先生不受書法時風的影響,常常在展覽上、刊物中、微博里曬出他自具一格的探索作品,這類作品,既體現出多年修煉的傳統功夫,又表現出與昔不同的現代感。其手段是傳統的、思維和形式是當代的,這類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探索方式,所具的創造精神應遠肇魏晉唐宋,近繼陸維釗、于右任等現代名家,因而我常以欣賞的眼光來進行品鑒。沙孟海先生說:“書法家、篆刻家的個人風格,往往經過長期的、反復的探索和實踐才能逐漸形成。”所以,白砥先生這些探索作品能夠成功與否,除了要經受當代人們的“月旦評”而外,還得經受時間的檢驗。既然在探索,就會有成功,也可能失敗。如果沒有探索,永遠都不會成功!

  我贊佩白砥!
 

本文標題: 侯開嘉:創造力是書家必具的修養——從白砥“弘濟”系列作品談起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zhusixiang/show-630.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項目策劃
項目方案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令哈市| 从化市| 远安县| 望谟县| 绥中县| 稷山县| 缙云县| 皮山县| 仲巴县| 布尔津县| 宁安市| 启东市| 北票市| 武隆县| 南通市| 元朗区| 阜南县| 和政县| 乡宁县| 宁乡县| 呈贡县| 嘉定区| 黄石市| 阳西县| 从化市| 柘荣县| 北京市| 萨迦县| 郴州市| 成安县| 咸丰县| 邓州市| 泸西县| 花垣县| 张北县| 临泉县| 嵊泗县| 米易县| 洪湖市| 临西县| 溧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