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老作為時代楷模,作為我們戲劇界最有影響力的重要人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創作員”。閻老自身的為人就是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藝術家。實際上,他在文藝界、戲劇界最具有影響力的作品,也是最貼近觀眾的。到后期,閻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創作歌詞,這些歌詞表面上看起來很生活化,卻是經過他創作提煉的。這種作品是最容易感染、打動普通老百姓的。這是我對閻老作品的體會。
閻老的創作從中國傳統古詩詞里面汲取靈感。閻宇在報告中舉了一個例子,提到詞曲學家盧冀野。盧冀野是劇作家、詞曲作家吳梅的學生。吳梅和王國維是同時代的,當年北大聘的吳梅,清華聘的王國維。盧冀野是近代有影響的詞曲作家。中國古代詩詞曲中,元曲相對于詩詞,是更為平民化的創作,用今天的話來講,是非常接地氣、非常通俗的,通過看似平白無奇的語言來表達人生的情感。由此就可以看出,古典詩詞對閻老的滋養是非常豐富的。而且古典詩詞他看的是盧冀野的,是這類曲學家的,這種詞的風格對他的創作影響很大。所以他的作品是接地氣、貼近人心的,又有很深刻的底蘊在里面,同時講究韻律,朗朗上口。所以從創作來講,閻老是一個非常平凡而偉大的作家。
平日里,我和閻老很熟悉。他是一個童心未泯、充滿活力的藝術家,這一點非常明顯。他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對人生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歡樂。因為我們每次活動請到他的時候,他總跟我們說,他們家的龍鳳胎孫子給他晚年帶來很大的歡樂。在東西方的創造理論中,叔本華說,“天才就是大孩子”,中國的李摯也提出“童心說”。閻老不僅在生活中保持童真,而且這種童真也是滋養他創作的可貴財富。正是他身上永不泯滅的赤子真心、如孩子般白璧無瑕的創作狀態,才能讓他創作出激勵人、鼓舞人向上、向真、向美的作品。再分享一件趣事,2011年,閻老第二次獲得終身成就獎,在重慶領獎的時候,他馬上把一口京腔轉成了地道的四川話,后來我才知道他曾經在重慶工作過十幾年。我們包括當時現場的觀眾都覺得這個老頭怎么會這么可愛。閻老平日里一點架子都沒有,只要是跟工作有關的事情,誰請他他都會幫忙。但是他的作品又有著鮮明的特點,既樸實無華又蘊含著深厚的人生底蘊。我以為滋養他創作的,除了生活,還有古詩詞,更有他作為藝術家的純真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