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是要通過充分的排練,把比較理想的、完整的表演獻給觀眾,不是只演一兩場,而是會一場接一場,一直演下去。從形式上看,它是重復的,每一場都是一樣的臺詞、一樣的劇情、一樣的人物關系,就好像我們每天都要吃早飯、午飯、晚飯,每一餐都要吃大致一樣的飯菜。但是,戲劇的創造性是人的生命的創造,我們的直覺來源于生命的創造力。好比我今天和你見面,跟下次和你見面的直覺一定是不一樣的,戲劇的重復,不是重復一個程序、定式、算律,來源于生命本真的思想情感、感官直覺每一次都是不同的。
很多大師級表演藝術家的戲為什么讓人百看不厭?為什么我們明明早已熟知劇情臺詞,還是要看?因為我們關注著演員本身,關注著他的生命本體。演員的生命在舞臺上永遠是新鮮的,這是我們永遠能夠重復去演同一個戲的生命力所在。這種重復是有價值的。老前輩的戲,我們要拿下來,讓年輕演員覺得值得去學,要時不時翻出來給新一茬的、沒看過的觀眾演一演。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在文藝創作方面缺乏“高峰”,前人的“高峰”,我們不僅要仰望,也要往上爬一爬,領略一下那座高峰的難度。“高峰”并不只產生在原創戲中,我們要把老戲演好了,比如一個演員把《四郎探母》真正演好了,比周信芳演得不差,他在技術水平、專業精神上就是值得肯定的。聳立起“高峰”的基點還是學習、是傳承,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創造出當代文化的“高峰”,至少讓后來者看了,覺得我們這一代還行。
?。ㄖ袊鴦f主席濮存昕在日前舉辦的梅花獎藝術團“送歡樂下基層”廣州行活動中發表了如上觀點。本報記者怡夢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