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的廣泛存在、合理布局和健康發展,是推進全民閱讀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實體書店發展面臨重重困難,不利于圖書出版業的健康發展以及全民閱讀活動的廣泛開展。政府相關部門應站在更高的位置來關注實體書店發展,將其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范圍,創造和提供良好的經營發展環境,促使其發揮更大作用。
實體書店“集體大逃亡”
近些年來,中國書業有影響的多家大型民營書店相繼倒閉,同時,在城市化快速發展、城市大拆大建過程中,繁華地段的新華書店網點也消失了,一些民營書店因成本飆升而選擇了自動歇業。以湖南省為例:在長沙,曾經叱咤民營書界的萬卷圖書城悄無聲息地關門了;友誼阿波羅商業廣場、平和堂商場中的弘道精品書店不見了;定王臺圖書城旁邊的貝塔斯曼書友會跟隨其總部撤出了中國;曾經存在于大街小巷的大小書店,如蔡鍔路上的古籍書店、外文書店等都已不見蹤影。在其他市州城鎮,實體書店更是出現集體大逃亡現象。
自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快速推進之后,實體書店尤其是民營實體書店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困難,這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一是國民閱讀興趣淡薄直接導致實體書店存續困難。書店是靠讀者支撐起來的,當社會上大部分人不讀書時,書店的潛在客戶規模自然就萎縮了,需求也會相應下降。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近年發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項目數據直接表明,我國國民閱讀指數呈逐年下降趨勢。
二是電子出版物和移動終端閱讀方式成為替代產品。數字閱讀從實體書店吸走了相當一部分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甚者成為壓垮實體書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是互聯網購物對實體書店的市場沖擊。電商挑起的惡性價格戰讓實體書店幾無招架之力,因為它們資金雄厚、物流配送快捷、無需店面開支,這都是絕大多數實體書店無法做到的。
四是實體書店運營成本飆升使其不堪重負。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和市場經濟激烈競爭,門面租金和人力成本上升,占到了書店費用開支的50%以上,許多獨立書店為降低成本,選擇了裁員、撤點及場地合組,或者干脆轉向不做了。
幫扶實體書店,政府要給力
實體書店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是政府推動全民閱讀的理想載體和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各級政府必須以實際行動加大實體書店幫扶力度,促使其更好地發揮對全民閱讀的貢獻作用。
1.城建規劃時為開辦實體書店預留場地
實體書店要真正為全民閱讀發揮應有作用,除了數量上有充分保證外,還必須合理布局。我國《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和《關于加強城鄉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的通知》相關規定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得到認真落實。建議將實體書店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尤其是城市規劃中,在所有新建社區及城區中心地段新建的物業必須預留實體書店經營位置,由政府購買后以低價或免租方式提供給實體書店經營者,且不得擅自改變經營范圍。
2.督促行業自律,防止圖書發行中的不正當競爭
一些電商巨頭以低于成本價售書,是一種傾銷手段和營銷方法,它既是惡性競爭的典型表現,也是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所造成的。基于此,政府必須督促圖書發行企業成立功能健全的行業協會,并為其切實履職創造條件。在這方面,荷蘭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本世紀初,荷蘭很多小型實體書店也面臨生存危機。荷蘭政府為了保護小型書店,出臺了專門法律,加強圖書零售價控制,規定在國內執行圖書定價制,不允許其他圖書銷售渠道存在。
3.對實體書店發展加大財稅支持
圖書是特殊商品,實體書店屬微利經營。政府應專門出臺實體書店財政專項扶持政策,建立分等補貼、動態考核機制。在一些東部經濟發達城市,前幾年就開始對實體書店給予資金專項扶持。2013年,財政部辦公廳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工作的通知》中,長沙已列入試點城市之一。但就湖南全省情況而言,支持力度還較弱。在稅收方面,湖南省結合自身實際,由省新聞出版局與省國稅局協商,決定免征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五年內的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這對實體書店經營者無疑是個利好消息。從把實體書店視同公共文化設施,以準公共文化單位來對待的角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稅費優惠力度。
4.調整配套政策,加強協調配合
首先,鼓勵實體書店向社區、農村延伸,對于愿意在社區或農村辦實體書店的投資者,給予稅收、融資、財政、場地等多方面支持與獎勵;其次,建立圖書定價制度,對圖書銷售實行限價制度和渠道保護制度;第三,向老百姓發放“購書券”,刺激其購書意愿,間接補貼實體書店;最后,允許實體書店多元化經營。建議在幫扶實體書店方面設立跨部門的政策聯席協調機制,由新聞出版廣電局牽頭,工商、稅務、財政等部門參加,強化其職能功能,促相關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