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乡下乳妇奶水在线播放,四房播播五月天

 
 

王芝文: 一個人撐起一項國家非遺

我要發布     發布日期:2018-05-17 10:25:08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核心提示:“我是天天在做‘芝麻大的事’?!币灰娒?,王芝文就拿自己的名字打趣道,可就是這“芝麻小事”令他成為陶瓷微書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和唯一傳承人。
  一個人撐起一項國家非遺

  汕頭人王芝文將傳統的微書寫于陶瓷之上 成為陶瓷微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和唯一傳承人

  “我是天天在做‘芝麻大的事’。”一見面,王芝文就拿自己的名字打趣道,可就是這“芝麻小事”令他成為陶瓷微書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者和唯一傳承人。

  他獨辟蹊徑,將傳統的微書寫于陶瓷之上,不僅創造了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創造了一項紀錄——在高85厘米、直徑29厘米的陶瓷箭筒外壁寫下整部35萬多字的《三國志》。2016年,他入選“廣東文化人物”名人堂。

  日前,在王芝文位于汕頭的工作室,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了他,聽他講述他的“陶瓷微書人生”。

  王芝文其人

  廣東汕頭人,1989年畢業于廣東汕頭工藝美術學校,后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設計系學習,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非遺項目陶瓷微書的創造者和唯一傳承人。

  1995年以來,其陶瓷微書作品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級金獎三十多項,其代表作陶瓷箭筒《三國志》榮獲“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其作品先后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美國貝克斯菲爾德藝術博物館、希臘國家博物館等收藏。

  用微書在陶瓷上作畫

  在汕頭市衡山路的王芝文陶瓷微書工作室,記者見到了溫文爾雅的王芝文。他留著一頭富有藝術家氣息的微卷中長發,神態瀟灑,只是臉頰略顯黝黑。“長時間在燈光下創作,臉上的皮膚都是被烤黑的。”王芝文幽默開場。

  說起與陶瓷微書結緣,王芝文稱自己“從小就有顆古董的心”。他從小就愛好書法和美術,不僅寫得一手好字,還對古代經典著作頗有探究的興趣。后來讀了美術專業,上世紀80年代,他畢業后被分配到陶瓷廠負責陶瓷設計。

  微書工藝古已有之,但之前多寫于布、絹或紙上,不易保存。能不能將微書寫在陶瓷上呢?王芝文這么想著,也就這么試了。很快,他在陶瓷上寫的字越來越小,小到別人認不出來,于是很有成就感。這還不夠,除了在微書材質上有所創新外,他還在書寫風格上獨樹一幟。“我把微書在陶瓷上寫成畫,使它既是書法,也是繪畫。”王芝文稱。

  如今,看王芝文的陶瓷微書作品,遠看是一件造型藝術品,近看是一幅畫,再拿放大鏡細看,才能看出畫里是無數的密密麻麻的漢字,可謂集詩、書、畫、瓷為一體。多年來,王芝文的這種陶瓷微書作品多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政要。“它們集合了多種中國元素,深受外國人的喜愛。”王芝文稱。

  2014年底,陶瓷微書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這項國家級非遺的特殊之處在于,王芝文既是它的創造者,也是它唯一的傳承人。“一個人撐起一項國家非遺”——業界這樣評價王芝文和他的陶瓷微書。

  專辟展室展出殘缺之作

  “選擇這條路,基本就是與寂寞結緣。”王芝文稱,自從開始創作陶瓷微書,他放棄了好多業余愛好,甚至從來沒看過一集電視連續劇。

  最初的創作條件非常艱苦,盛夏天氣炎熱,蚊蟲橫飛,又沒有空調,王芝文一般都是打開門窗赤膊上陣。在陶瓷上寫那么小的字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甚至物我兩忘,且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往往結束時才發現,我已被蚊子咬得全身是包。”王芝文說。

  而陶瓷又不同于其他材質,是要經過燒制才能完成的。每一件陶瓷微書作品都需要經過3次燒制,第一次是燒成坯,第二次是上墨后再燒,第三次才是上了顏色后再燒。由于陶瓷燒制有很多不可控性,因此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無數次失敗的嘗試。

  王芝文告訴記者,上海世博會舉辦前,他應邀制作一件《三虎圖》的陶瓷微書作品在世博會廣東館展出。8個月過去,《三虎圖》的前兩次燒制都順利完成,可是就在最后一次燒制時,意外發生了,作品出爐時出現了一條小裂縫。“當時簡直是心在滴血!”王芝文說。最后,他只好臨時換了另外一件作品去參展。

  如今,這件有裂縫的《三虎圖》被擺放在他的工作室一層“隕”主題展廳里,展廳里除了這件作品,還有其他多件殘缺之作。“陶瓷微書作品就是這樣,往往花了好幾個月做出的東西,就在最后燒制時功虧一簣。”王芝文說,“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陶瓷微書作品才會顯得彌足珍貴。”

  王芝文告訴記者,因為載體特殊,相較于一般紙質的書畫作品,陶瓷微書作品則有易保存、可視度高的優點。

  歷時7年創作鎮館之寶

  在王芝文陶瓷微書藝術館內,王芝文輕按開關,兩扇木門緩緩打開,鎮館之寶——陶瓷箭筒《三國志》便呈現在眼前。

  這個作品是王芝文歷時7年創作完成的。陶瓷箭筒高85厘米高,直徑29厘米,王芝文在箭筒的外壁寫下整部《三國志》,一共是35萬多個繁體字,真真讓人“嘆微觀止”。也因此誕生了一項紀錄——在一塊指甲蓋大的地方,王芝文寫下了50個繁體字!

  近年來,王芝文帶著他的陶瓷微書作品頻頻在海內外參展,引來贊嘆連連,法國盧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等世界級藝術殿堂都曾留下過他的陶瓷微書的倩影。

  王芝文:我擔心陶瓷微書成一個人的藝術

  在王芝文工作室一樓的入門處掛著一塊“微書一絕”的書法作品,這是業內專家對他的精湛技藝的肯定。而說起這個“絕”字,王芝文也說出了他的擔憂:“我擔心陶瓷微書成為一個人的藝術。”

  王芝文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王芝文說,從藝30年,他總結出要想做好陶瓷微書的七大要素,并認為缺一不可:一是身體條件,視力、體質都要過硬;二是心理素質,信心、毅力至關重要;三是書法功底,寫出的字要有血有肉有靈魂;四是美術基礎,要有扎實的色彩知識、靈活的構圖技巧;五是古文素養,只有愛讀古詩詞,寫起來才有感覺;六是陶瓷知識,要諳熟原料配方、燒窯過程等;七是綜合因素,準備工作、工具選擇等也很關鍵。

  他說,陶瓷微書的“絕”也在于對從藝者的要求之高,也正是因為有如此高的門檻,所以才使不少學徒知難而退。他告訴記者,其實對陶瓷微書感興趣、想學的人不少,但能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在他所有的學徒中,目前仍沒有一人能出師。“要一個人踏踏實實靜下心來鉆研微書,太難了。”王芝文坦言。

  他說,做陶瓷微書也是在“吃青春飯”,年紀越大,創作的精力就越弱。而如果未能找到更多傳承者,這項國家級非遺就將有失傳的可能。如今,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傳播這項技藝上,他的作品也不斷走出廣東,走出國門,在世界上各大展館展出。目前除汕頭外,他還在北京、東莞建起了王芝文陶瓷微書陳列室,他希望能將陶瓷微書這一藝術瑰寶傳播到更多的地方,能有更多的人將這門技藝繼承并發揚光大。
 

本文標題: 王芝文: 一個人撐起一項國家非遺

本文鏈接: http://www.china7501.com/zhusixiang/show-823.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400-180-1090),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二維碼

掃掃二維碼用手機關注本條新聞報道也可關注本站官方微信公眾號:"gujianchina",每日獲得最前沿資訊,熱點產品深度分析!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項目策劃
項目方案
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聯系方式 網站地圖| 網站XML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留言反饋 | 違規舉報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國-文化建筑行業互聯網創新平臺 | 中國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設計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訓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國

版權所有:古建家園 浙ICP備16015840號-3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0467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浙B2-20230902

Copyright?2016-2025 古建家園 All Rights Reserved

  • 項目工程

  • 數字建筑

  • 廣告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皮山县| 满城县| 武宁县| 广德县| 建瓯市| 胶南市| 宝鸡市| 海宁市| 德化县| 怀宁县| 隆德县| 秦皇岛市| 卫辉市| 禹城市| 靖远县| 清水河县| 南乐县| 丹阳市| 扎兰屯市| 屏东市| 温泉县| 阳城县| 灌阳县| 安吉县| 渝北区| 论坛| 仙桃市| 宁国市| 卢氏县| 延川县| 台东县| 法库县| 星座| 龙海市| 隆化县| 平江县| 铜鼓县| 屯留县| 岗巴县|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