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敬畏傳統、研究傳統、繼承傳統乃至激活傳統,但是不要僵化;我們要創新性發展,但是不要異化”。當這話從京劇藝術大師尚小云之子、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長榮口里說出來的時候,分量格外重一些。
21日,77歲的尚長榮作為《“談藝說戲話北京”——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首期嘉賓,在北京與戲迷分享了他創作《曹操與楊修》的心路歷程,他的京劇從藝之路以及他對北京的深情厚誼。中國劇協主席、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濮存昕,著名戲曲主持人白燕升作為助陣嘉賓參加了此次活動。
分享會上,尚長榮講述了他從小在父親尚小云身邊看戲、學藝的故事,“我認為好的戲曲演員要多看兄弟劇種的戲”,他回憶自己小時候給父親的戲墊完場之后就趕出劇場、跨上自行車,直奔吉祥戲院去看“梅老板”的《貴妃醉酒》,也經常和父親去看話劇。“老一輩兒琴棋書畫樣樣拿得起來,他們栩栩如生展現古代的人,因為他們自己就有深厚的文化和藝術積淀。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演員和前輩的差距,不是撒一點高音、垛幾個臺板、賺一點廉價的掌聲就能滿足的。”
尚長榮主演的《曹操與楊修》誕生于1988年,首演以來連演不衰并獲多項殊榮,成為新編歷史劇創作的高峰以及京劇表演傳承的范本。由于在《曹操與楊修》中的非凡表演,尚長榮也被譽為當今舞臺“活曹操”。他出神入化地運用京劇架子花臉的表演技藝,極見功力地刻畫人物。其演唱聲情并茂,感人肺腑。念白急徐張弛有致,給人以酣暢淋漓之感,堪稱典范,充分顯示了他出類拔萃的表演才華。
就該劇的創新而言,僅以曹操臉譜一項為例,“之前曹操的白臉太白了,是那種無常的冷白”,尚長榮表示,自己看了大量有關曹操的資料,能感受這個人物的復雜,他不是單純的壞人,所以動心思想把曹操的臉譜改一改。“肯定不能給改成粉臉,更不能抹個紅臉蛋,那成兔兒爺了”,老爺子幽默地說。最后的修改都體現在細節上,冷白改成暖白色調,臥蠶眉改成了劍眉,強化了法令紋魚尾紋弱化三角眼,最主要的改變是把唇上的痣挪到了眉上。
2014年上海京劇院建組傳承版《曹操與楊修》,尚長榮坐鎮藝術指導。該劇首度晉京演出,21日晚登上北京長安大戲院。
《“談藝說戲話北京”——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青年報主辦,系列活動共15期,其間還將走進校園和社區。該活動旨在通過戲曲表演藝術家、戲曲研究專家和戲曲教育家的經驗分享、現場演示以及與觀眾的現場交流互動,從而普及北京地區戲曲藝術及其文化內涵。同時對北京傳統文化進行普及、推廣和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