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文藝工作者,已經站在了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樣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也蘊含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夙興夜寐、努力工作的碩果。今天,我們又要在這樣的歷史基礎與新時代征程中,開啟文藝工作新的壯麗篇章。深刻認識新時代的文化審美特征,認識這個時代所賦予文藝工作者的使命,是黨和國家交給每個文藝工作者的一份考卷。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人民的文化審美心理與文化傳播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出現了現代與后現代交叉的特點。
在這個時期,藝術與生活的關系是深度融合的。人人是藝術家,人人也不是藝術家,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也深刻影響了藝術創作的理念。因此出現了解構主義小說、實驗派詩歌、荒誕派戲劇、無調性音樂以及行為藝術等。
同時,文藝市場日益活躍,人民不再被動接收,而擁有了對藝術作品的主動選擇權,使得藝術工作者更多地面臨著藝術與市場、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平衡與抉擇。因此也更加需要我們藝術工作者能夠不忘初心,把握藝術創作的主流和方向,明辨真偽,努力創新、創作,不能做市場的奴隸。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創作出反映這個時代的優秀作品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所在,也是時代所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要以堅定的步伐,自信的理念,昂揚的斗志,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作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文藝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