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澄江化石科學研究博物館副館長郭進,在向大會提交《關于加強中國唯一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的建議》時,把2015年中國世界遺產30周年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70周年紀念研討會發表的《中國世界遺產澄江宣言》全文附在了建議后,希望能為自己的建議增加分量。
澄江化石地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種類最豐富的早寒武紀地球生命大爆發記錄,201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乃至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自然遺產。
“這是宣言,更是承諾,我們必須保護好這一珍貴的自然遺產。”郭進介紹,近年來,為保護好澄江化石地,玉溪市、澄江縣對周邊14個磷礦采點實施了關停禁采,關閉企業20家,退出田地345.289畝、林地160.97畝,地方政府和群眾為此付出了大量努力和犧牲。同時,還開展了一系列化石地保護、科研、科考、科普工作,啟動了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和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設。“這些工作的開展,僅靠地方政府財政投入遠遠不夠。”郭進坦言。
“當前,云南旅游業形態正從觀光游轉為深度游、文化游,保護開發好我們的自然遺產也將為旅游業轉型升級提供高端資源。”郭進認為,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把自然遺產地打造為一個集科普、教育和觀光游憩為一體的文化品牌,將有助于對其的永續保護。他在提交大會的建議中提出,希望國家有關部委將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列入“十三五”時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項目庫,并給予相應資金支持;對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數字化保護、新媒體展示技術研究和應用等方面給予技術項目和資金支持。
郭進的建議讓全國人大代表、麗江市文化館副館長范永貞產生了強烈共鳴。范永貞來自麗江市,家鄉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和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東巴古籍,集三項世界遺產于一身。“世界遺產保護地是我們珍貴的資源,既為我們帶來了大量游客,也帶來了日益繁重的保護壓力。”范永貞以麗江古城為例說明,目前每年市級財政要投入古城保護管理資金3億多元。
范永貞也發出呼吁,希望國家進一步重視對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管理、開發工作,加強制度保障、加大財政投入,使這些珍貴的世界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永續流傳子孫。
(瞿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