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2歲的陸時益是廣西崇左人,他在南寧市開有一家鐵皮畫工作室,專門售賣自制的鐵皮畫。鐵皮畫指的是將經過處理的廢舊鐵皮進行再設計,并在上面作畫,最終形成的藝術品。從2007年接觸鐵皮畫至今,陸時益已經在這一行里工作了10年時間。
一接觸即著迷
他愛上了鐵皮畫
陸時益大學時學的是建筑設計,畢業后,他前往昆明從事室內外設計。后來,在朋友的邀約下,他到廣東一家藝術品公司做事,此后開始接觸鐵皮畫。
結識鐵皮畫后,陸時益著了迷。在陸時益看來,將廢舊的東西再加以利用,從而產生一個新的藝術品,這是一件很神奇且很好玩的事。鐵皮畫的創作,讓他體驗到沉浸在藝術里的快樂。
鐵皮畫的創作分為選材、構圖、剪材、做舊等多個步驟。在最初開始創作時,陸時益認為最難的是選材。選材指的是選擇何種主題作為創作主體,并將該種創作內容完美地呈現出來。比如,他制作了一幅名為《單車》的鐵皮畫。為了讓單車的造型顯得真實有趣,他找了一輛真的自行車來擺弄和觀察。又比如,為了讓某幅鐵皮畫上的一棵樹顯得有層次感,他就不斷地修改和添加材質。慢慢地,陸時益發現,自己在選材時越來越得心應手。如今,他覺得最難的不是選材,而是做舊。一張鐵皮需要經過處理才能在上面進行創作。做舊時會用到一些化學用品,這讓他覺得不太環保。這幾年,陸時益已經開始用許多環保技術來改進鐵皮畫的制作。
玩轉創作
他要讓作品散發魅力
陸時益的作品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市場銷售的鐵皮畫;另一類則是根據自己內心的追求所做出來的作品。在面向市場的鐵皮畫作品中,陸時益的作品《哈雷》系列賣得非常好,從面市至今,已經賣出了3000多幅。他的《哈雷》系列作品是根據復古哈雷機車打造出來的,構圖簡單、大方但卻充滿了年代氣息,讓許多喜歡機車的人愛不釋手。“就是給人一種又酷又簡單卻又非常懷舊的感覺。”陸時益說。后來,他以該種風格延伸創作了《吉普》系列、《火車》系列等。
點擊進入下一頁
作品《水牛》
而在自我創作中,陸時益則更多強調自己內心的一個訴求。他創作的一幅名為《單車》的鐵皮畫就充分體現了他的個性。《單車》鐵皮畫從遠遠看過去就是一幅普通的作品,但走進觀賞則會發現,單車上的車籃是可以用于擺放花束的,而單車邊上的燈座則可以用于點放蠟燭。“當時也是突發奇想,想讓鐵皮畫具備有一些實用的功能。”陸時益說。
他創作的一幅名為《翠鳥》的作品,則融入了中國風元素,在用色方面比較貼近中國的水墨元素,而選材則用了蓮,體現出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傳統情懷。
缺乏交流很孤獨
未來想推廣鐵皮畫
大約在2016年,陸時益離開廣東回到南寧發展。他在南寧開設了一家工作室,從事鐵皮畫銷售。在售賣過程中,陸時益發現,前來購買他作品的,大部分用于娛樂消遣或者是文化場所裝飾,真正私人購買的很少,就算有顧客進來觀看,也只是出于好奇而觀賞。也因此,他發現在南寧的這些日子里,自己在創作上挺孤獨的,因為很少人能和他交流創作理念。
前陣子在參觀一次展覽時,陸時益認識了廣西著名的工藝美術大師、具有“壯刀王”之稱的黃冬鵬,兩人對于藝術創作有著很好的契合點,他們一拍即合,打算一起創作點什么作品。在談及陸時益的作品時,黃冬鵬稱,陸時益的作品不管是從色彩、意境來看,表現欲都非常強,從藝術和市場兩方面來說都非常具有推廣價值。而陸時益則表示,自己接下來的目標就是打造新的工作室,讓更多人來體驗和了解什么是鐵皮畫,并向大家推廣鐵皮畫藝術以及傳遞自己的創作理念。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占玲 實習生 李蘭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