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身份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激勵和鞭策著我,讓我時刻牢記黨和人民的信任,不忘重托,努力發揮文博界代表的作用,講實話,出實招。” 201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王瑞霞,是青州市文物局副局長、青州市博物館副館長,五年的履職經歷,讓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她深知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上午,王瑞霞利用有限的2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來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代表駐地附近的首都博物館,參觀學習“天路文化——西藏歷史文化展”,并接受記者采訪。
王瑞霞大學畢業后就來到了青州市博物館,扎根基層,默默奉獻,憑著對博物館事業的一份堅守、一份執著和一份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8年。她說,“人一輩子難得碰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既然有緣從事這份職業,那就拒絕誘惑, 好好地干下去。”
青州市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地志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共收藏各類文物5萬余件,包括陶瓷、青銅、書畫、石刻、雕塑、玉器、雜項等,有“小大博物館”之稱。特別是藏有1996年在青州市龍興寺遺址窖藏出土的佛教造像400余尊。
王瑞霞長期主持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的修復、保護、研究工作,博物館文物管理、陳列展覽工作。近年來,青州博物館年均觀眾接待量達到50萬余人次,在保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剛剛過去的五年,王瑞霞圍繞文物保護科技、文物安全督察、博物館新館建設等積極履職、建言獻策,均已得到相關部門答復,不少建議被采納。
“過去的五年里,文博工作自上而下,越來越受到重視,是最讓人欣喜的。”王瑞霞說。“文博行業在很多方面也面臨困難,作為基層人大代表,我要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反應基層聲音。”
今年的兩會,王瑞霞的議案主要是針對基層人才的培養和文物保護的。
在王瑞霞看來,縣級文物部門是文物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首先文物保護單位實行屬地管理,縣級文物部門承擔了大量文物保護單位的管理任務。其次,很多可移動文物也保存在縣級的文物部門。而縣級恰恰是文博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形成了人少事多的矛盾。
“現在存在這樣一個制約人才發展的瓶頸,縣級文物部門原則上不設正高職稱的規定,又嚴重影響了其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偶爾有人能進來,做到一定程度也會離開,因為職稱等已沒有發展的空間,離開也是正常的事。”王瑞霞說, 一方面國家鼓勵高級人才到基層工作,另一方面又以基層不設正高限制人才的發展,長期以來縣級文博部門無法形成人才梯隊已嚴重影響了基層的文物工作。
為此,王瑞霞建議,國家人社部應在縣級文博職稱序列中設立正高職稱,讓更多的人扎根基層,毫無顧慮地踏實工作。
經過調研考察,王瑞霞發現,大量的急需搶救保護的文物保護單位和可移動文物是地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未公布的文物點,和一些未定級的文物。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國保、省保、三級以上珍貴文物都有相應的文物保護經費,并且能定位國保和省保的文保單位以及三級以上文物,它們本體的保存狀況相對較好,又經過近二十年的經費支持,這些保護范圍內的文物已做到應保盡保。而地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未公布的文物點和一些未定級的文物,數量龐大,因文物保護經費的缺失,絕大多數長期處于自生自滅狀態。然而,這些文物所蘊含的價值有些是因為我們研究不夠而未知,有些是因為太破碎而無法定級,一旦修復可能會是珍貴文物,甚至是一級文物。
2013年,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印發《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對文物保護經費的補助范圍和支出內容、申報與審批、資金管理、監督檢查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規定,對文物保護經費的有效使用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便于各文博單位遵照實施。經過五年的實踐,該辦法的運行情況良好。但這五年,是文博事業大發展的五年,今天與五年前文博工作的情況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急需保護的歷史文化遺產中的遺跡、遺物仍未包含進來。
王瑞霞建議,對財政部等部門對《辦法》進行調整,按照應保盡保原則、先急后緩原則,將為未列入重點文物保護范圍的文物全部納入,而不是按文物級別來區別對待。(徐秀麗)